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4-03-15 10:30:04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工具

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大小形状相同的金属片(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碳、氧等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但是在一百多种元素中约有80%为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元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和广泛的用途。本单元我们将学习一些常见金属的性质、用途和冶炼方法等。

二、新课教学

1.展示一些金属制品(如订书钉、铝箔、铜丝电线、不锈钢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火箭、坦克、轮船等)。

[分析]常见的材料很少有纯金属,多数为金属的合金,即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提问]同学们知道人类是从什么时代开始使用金属材料的吗?想了解金属材料的使用历史吗?

[小结]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铝的使用→钛的利用

我国从商代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就会炼铁,战国时期会炼钢,目前正大量使用的是钢和铝合金材料,钛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金属材料之一。

2.与学生一起欣赏课本第2页的两幅图。

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得多,那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但由于铝的密度小和具有抗腐蚀等优良性能,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下面,我们就以铜、铝、铁为例,对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探讨。

[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活动与探究】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分组实验探究:

请学生取三块同样大小的铜片、铝片和铁片。

(1)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然后用细砂纸打磨,再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2)试试它们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并感觉一下它们的硬度。

(3)感觉一下它们的质量大小,由此判断它们的密度大小。

(4)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上方烘烤它的另一端(注意实验安全:时间不要长,防止烫伤),试试它能不能导热。

(5)用电池和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并比较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

(6)用铁锤锤一下(验证金属的延展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思考、讨论、总结:

(1)金属都有颜色、有光泽,纯净的铁和铝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

(2)金属不同,其硬度大小也不相同。金属能被弯曲,而且不易折断。

(3)金属不同,其密度大小也不相同。金属有轻金属和重金属之分,如铝为轻金属,而铜为重金属。

(4)金属具有导热性。不同金属的导热能力不尽相同。

师:金属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们可应用在哪些方面?

生:它们可用作炊具、餐具、热交换器、散热器等。

师:在制造餐具的材料中,铝、铁制品最多,但需注意人体若摄入铝过量,可能导致大脑迟钝,故餐具最好少用铝,多用铁,因为铁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元素。

(5)金属具有导电性。不同金属的导电能力不尽相同。

(6)金属具有延展性。

讨论:什么是延展性?(抽成细丝的性质为延性,打轧成薄片的性质为展性。)

(展示细铁丝、铜丝、铝箔等)

师:金属的这种形变说明金属具有什么性质?

生:延展性。

师:对!金属的延展性决定了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便于加工制造。

[讨论](1)常温下,是不是所有金属都是固体?

(2)金属用砂纸打磨前后,其颜色和光泽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

(3)制造飞机或机械底座对金属的密度和硬度有什么要求?

(4)炊具加热时有没有熔化?说明炊具的熔点怎样?

(5)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说明钨的熔点如何?钨可能还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讨论并总结:

(1)常温下,汞即水银是液态。

(2)说明有些金属在打磨后可能与某些物质反应而使表面的金属光泽失去。

(3)制造飞机的金属密度小,机械底座的金属密度大。两者为防止变形都需要有较高的硬度。

(4)制造炊具的金属熔点一般较高。

(5)钨的熔点很高,同时具有导电和导热性。

师:请大家根据以上探讨结果,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并用简短的语言进行回答。

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并汇报。

师总结并板书: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颜色和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因金属的不同而不同。

师: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板书]二、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师:物质的用途是由哪些性质决定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投影]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师:请大家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展示]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此处隐藏10928个字……p>(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化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渗透“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唯物主义观点;确立保险意识和社会职责感。

2.教学着重和难点

教学着重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是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索。

(五)教学策略

演示实验、多媒体展示、分析讲解相结合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实验用品:白磷 红磷 热水 铜片 粉笔 小煤块 小石子 棉花 镊子 酒精灯 蜡烛、剪刀、扇子、烧杯、湿抹布、碳酸钠、白醋水、烧杯

二、课堂系统局部——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索局部

学生预习课本,填写学案上的问题。

(二)新课导入局部

【视频展示】烧不坏的手帕。 【教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板书】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三)师生互动局部

活动1【教师提问】大家知道火的由来吗? 【讲授】【图片展示】

展示和火的发展史相关的图片,并同步简介火的发展史。 雷电、火山引起的自然火→阳燧取火→火镰取火→火柴取火

【教师】火在各次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工业上炼制青铜和炼铁,在农业上人们放火烧荒、刀耕火种,用火把驱赶病虫害;在军事上利用火攻法攻城,在医学上用火针治病,在隧道项目上采取“火烧水击方法”开凿山洞,开世界隧道史的先河……火的力量巨大无比,火的文化残暴辉煌。

活动2【导入】【温故知新】

同学们,在前边,我们学习了炭、硫、磷、镁的燃烧,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展示图片】展示镁、铁、硫燃烧的图片 【学生回答】会发光发热

【教师问】能否根据燃烧现象说出燃烧的定义呢?

【生交流总结】 【课件展示】 燃烧:是可燃物和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扩大延伸: 1是不是发光放热的变更就是燃烧呢?请举例说明。 2.是不是氧化反应都有燃烧现象呢?请举例说明? 小组讨论,班内展示,教师点拨。

活动3【讲授】【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设疑]:再看一段录像和一组图片(多媒体展示一组影视资料和图片。如煤炉烧饭、火箭发射、奥运圣火、火灾现场等,让学生认识到火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破坏性。)带着对火不同的感受,引入燃烧条件的探索 [提问]:燃烧都需要哪些条件呢?

作出料想,学生们自主进行料想,给出提供的实验器材并设计实验验证。 [学生实验探索]:分三次实验来探索燃烧的条件

[实验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块棉花,分别蘸取水和酒精,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现象;(用镊子夹取石子 和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现象:酒精、木条可以燃烧,而水、石子不可以燃烧 [交流讨论]:

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燃烧需什么条件 [结论]:燃烧条件之一——可燃物 [实验2]:点一支小蜡烛,将其用烧杯罩住,尽可能使烧杯和桌面间不留空隙,观察实验现象。蜡烛熄灭

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燃烧需什么条件 [结论]:燃烧条件之二——氧气(或空气)

[实验3]:将一跟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块放在酒精灯上点燃,比拟点燃的难易[交流讨论]:

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燃烧需什么条件

引出着火点的概念:着火点是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通过常见物质的着火点列表,知道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着火点。 [结论]:燃烧条件之三——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播放白磷燃烧演示实验的视频

【教师提问】试管中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白磷不燃烧,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没有氧气

【教师提问】怎样能使水中的`白磷燃烧呢? 【学生回答,教师演示如下图所示】 观察试管中有何现象(实验后不要从水中取出试管)观察白磷是否燃烧充分,并分析原因;在冷水中重复实验步骤观察白磷是否燃烧并分析原因。利用该组实验进一步验证燃烧的这三次条件。

板书:可燃物 氧气 温度达着火点 缺一不可

活动4【讲授】【过渡转移,引出灭火】 【播放视频】2015年几起火灾事故短视频。 【教师引导】同学们,“火”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美好生活的同时,若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我们在学习燃烧的条件的同时,也要学会怎样灭火。

活动5【讲授】【群策群力,探寻神秘】 【课件展示】提供用品: 实验用品:蜡烛、剪刀、扇子、烧杯、湿抹布、碳酸钠、白醋水、烧杯、等。【 灭火大比拼】

小组讨论,看哪组的灭火方法最多,并能说出灭火的原理,最终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灭火的原理(缺一即可)及常见的方法。 【课件展示】

灭火方法:

1、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2、使可燃物隔绝氧气

3、移走可燃物

【板书】灭火的原理:缺一即可

活动6【讲授】【火灾逃生我最棒】

演示实验:生观察:哪只蜡烛先熄灭?试分析原因

学生讨论:根据上述原理,如果身陷火灾现场,据我们现有的经验,该如何自救逃生?

师生共同得出火场自救逃生秘籍: 展示逃生秘籍 活动【知识梳理】

设计思路:突出着重,完成中考化学考纲所要求的内容。 展示本节知识 板书:燃烧 缺一不可 灭火 缺一即可

(四)课堂总结局部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正确认识了燃烧现象,学习了燃烧所需要的三次必要条件,了解了灭火原理及常用的灭火方法。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化学是服务于生活的,我们利用化学原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在达标测试局部,我将题目分为两次难度,首先是考查学生本节课的基础概念,如燃烧的定义、燃烧的三次条件和灭火的三次条件等等,其次创设现实情景,寻找其原因和解决措施。

(五)课后作业局部

有基础习题10道,拔高习题10道,链接中考或中考改编题3道。

三、课后系统局部——教学后记

总体上看,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尺度要求的预期目标,充分利用各种生活资源,挖掘教材,构建关于燃烧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推动学生发展,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 本课的最大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较为充足、参加面广、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的积极性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被激发、被展示,学生的学习情绪丰满、教学效率高。 然而,对于这节课我认为还存在如下欠缺:

1、关于学生小组讨论燃烧的发生需要哪些条件,其中关于着火点的描述应当事先铺垫好,这样学生展示讨论结果的时候会更加顺利。

2、每次小组同学提出假设问题而其他组提出反驳意见后,可以组织学生间的相互争辩,互相反驳,最终得出正确结论,前提必需是时间充裕,并且教师要进行一定的点拨。

3、最后高低蜡烛的实验没有来得及演示,时间掌握上做的不够好。 针对以上欠缺,我觉得应该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完善教学思路,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了。

另外本次课程涉及到的一些实验具有污染性,所以在设计教学时应非常注意。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